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锅炉”)拥有中国一流的能源、节能环保、化工、核电、光热、氢能及综合能源领域技术研发能力,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东方锅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协同相结合,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以成果转化为落脚点,不断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研发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强化战略性安排,优化投入结构,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经费达32.66亿元,平均投入强度超6.22%,研发投入额度及强度稳居行业首位。建成全球最大4MWth化学链燃烧示范装置,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化学链燃烧系统自热连续稳定运行,各项指标全球领先,提升我国在碳捕集领域科技实力和地位。“四川德阳东方电气氢能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应用实践”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名单,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有益探索,推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东方锅炉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有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氢储运加注装备)、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清洁燃烧与烟气净化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四川省氢能创新联合体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其中获批全国率先探索组建、四川省首批赛马制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氢能制备及储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赛马制)”。建设有分布成都、德阳、自贡等地的实验基地,拥有众多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多个大型中试试验台架及百余台(套)的模拟计算软件。
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东方锅炉将牢牢把握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精准把握科技创新方向,强化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机制,全面增强自主创新与转化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建成以创新驱动型为引领的世界一流能源装备企业。
东方锅炉建立了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全链条,多层次研发体系,布局了从小试、中试到工业化放大的研发支撑平台,建设有全球最大4MWth化学链燃烧示范装置,国内首个氢能全产业链科技示范园,西南地区首个输氢管道中试平台、成都基础实验室、自贡材料实验室等试验研发平台,为公司清洁高效热电、高端容器装备、节能环保、氢能产业、新能源、综合能源及现代服务七大产业发展提供关键基础支撑。
东方锅炉与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共建“联合创新研究中心”,围绕清洁煤电、新能源、化工装备、节能环保、储能、综合能源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依托集团公司与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共建“联合创新研究院”,就煤电、熔盐储热、氢能等领域开展联合项目攻关,推动产业和技术发展。参与共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氢储运加注装备)氢储运加注装备)、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及重庆大学-东方锅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高水平创新平台。
东方锅炉目前科技人员总量上千人,占职工总数超30%。其中依托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柔性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次,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次,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19人次。科技人员博士学位20人、硕士学位354人,科技人才队伍中正高级和高级职称占比达29.7%。
为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东方锅炉贯彻落实中央、国资委、集团公司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围绕“数字东锅”建设目标,着力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建成行业首个联箱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行业首个蛇形管智能制造工厂,获得两化融合AA级,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评定。公司以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为保障,持续推进数据治理工作,深化实施设计工艺一体化、产品项目一体化、供应链协同、ERP、WMS、MOM等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智慧园区、智慧锅炉等系统建设,围绕“研、产、供、销、服”全流程持续提升公司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东方锅炉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引领了先进煤电行业技术进步,并自主研制中国首台1000MW 623℃高效超超临界锅炉神华万州项目,世界首台660MW三烟道挡板调温对冲燃烧二次再热锅炉国电蚌埠项目,世界首台1000MW烟再调温对冲燃烧二次再热锅炉深能河源项目,以及正在执行的更高参数1000MW 630℃二次再热锅炉大唐郓城国家电力示范项目,中国首台660MW、1000MW对冲燃烧塔式锅炉中煤伊犁项目、华能海门项目。
自主研制了世界首台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世界首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世界首台66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正在开展国家电力示范项目贵州威赫660MW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及世界首台燃褐煤700MW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制工作,其中“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开发、研制与工程示范”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围绕“三改联动”及设备更新需求,开发出宽负荷高效稳定燃烧技术、预热器宽负荷高效换热技术、深度调峰和快速变负荷技术及热电解耦抽汽供热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对应的智慧化产品。参与“煤与生物质耦合发电技术”、“新型燃煤发电锅炉快速调峰技术”、“高碱煤燃烧发电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煤掺氢/氨清洁高效燃烧关键技术”等多项国家重点专项研发,助力煤电实现清洁高效、灵活智能、绿色低碳目标。
东方锅炉在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电站辅机、熔盐储能等领域拥有世界一流的设计制造实力和丰富的高端装备业绩。气化炉、顺酐反应器、甲醇合成塔、甲烷化成套设备、太阳能光热蒸汽发生系统、高压加热器及除氧器等产品创造了多个国内和世界第一;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单套年产7万吨顺酐反应器成功投运,刷新单套顺酐反应器直径和产能世界记录;自主研制的50MW光热电站蒸发系统、100MW单列光热蒸发系统成功应用于12个光热发电项目,技术指标国际领先;自主研发的300MW、600MW及1000MW等级机组辅机产品成功出口,为海外30多个国家的数百家大型电厂提供了数千套辅机产品;东方锅炉坚持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燃机领域透平冷空气冷却器、燃气加热器及核电供热系统领域各类换热器。
东方锅炉聚焦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积极布局燃烧后烟气碳捕集先进技术,以膜分离法为代表的第二代碳捕集技术为抓手,实现绿色、高效、低能耗的碳捕集,目前已形成一整套的膜法碳捕集技术方案。东方锅炉已完成CO2加氢制甲醇核心催化剂研发,性能指标行业领先,将进一步开展CO2加氢制甲醇的关键设备、工艺包开发,致力于现先进碳利用技术的国产化替代。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已在德阳顺利通过长时间实际废水验证,具有节能高效、稳定可靠、安装简单、无人值守等优势,适用于农村、厂区、景区、农家乐等分散场景生活污水处理。
自主研发MW级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入选《四川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产品目录(2023年版)》;完成50MPa高压储氢罐研制并被认定为“2022年度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省内首台套产品”;开发固态储氢耦合氢燃料电池综合供能系统实现工程应用,助力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并网发电,获央视报道;建成氢能全产业多场景多科技应用园区,作为四川省唯一案例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车辆累计行驶里程超4000万公里,单车最高里程超39万公里,实际运营的百公里氢耗低至3.4公斤,为同等车型国内最佳;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已在华电、三峡、南网等项目实现应用。
向阳而生,因光而启。拥有高参数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聚光集热系统、储换热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与核心主设备设计制造能力,截至目前已拥有近百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制的50-200MW聚光集热系统、蒸汽发生系统、汽轮发电机组等核心主设备成功应用于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国家后续各批次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在中电工程哈密50MW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上设计供货的定日镜、熔盐吸热器、蒸发器、光热汽轮机等核心设备投运以来,经受住了现场高风速、快速变负荷的考验,性能表现不断提升,充分验证了“东方制造”光热产品质量的高可靠性。东方品牌以绿色动力持续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赢得广泛信赖与客户认可。
东方锅炉布局储热、储氢、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产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以储能为核心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熔盐储罐、蒸汽加热熔盐换热器等储换热系统关键核心设备在浙江省2023年尖兵计划项目—桐乡多能耦合智慧低碳供能示范项目、国内储热容量最大的热电解耦示范项目—宿州热电基于熔盐储热的煤电灵活性示范应用项目、全球首个全部采用人工硐室储气的300MW压储项目—甘肃酒泉玉门压储示范工程等项目上成功应用,涵盖燃煤机组热电解耦、绿色供热工业园区、钢厂储能调峰、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应用场景。